手机端
微信
中农办主任陈锡文:如何破解农业三量齐增怪现象
2015年07月07日   来源: 财新网  作者: 汪苏

原标题:陈锡文:如何破解农业三量齐增怪现象

当前,中国农业突出面临粮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反常现象,其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粮食竞争力差且结构不合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日前表示,不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中国农业短板就补不上,中国农业就走不出困境。

他称,目前有关人士对当前农业困境提出的两种意见——“扩大进口粮食”以及“加快发展农业规模经营”,都有合理性,但要把握“度”,这个“度”就是农民的生存和发展。

陈锡文是7月4日在“2015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上做出上述表态的。

三量齐增溯源

一年多以来,中国粮食“三量齐增”的怪现象引起不少反思,但陈锡文首先肯定粮食11连增的意义。“尤其是粮食连续增产对中国成功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说它不好,你倒是给我增产看看。”他介绍,今年夏粮产量比去年增加1%左右,若没有特殊原因,今年粮食总产量保持平稳甚至略增没有问题。

陈锡文接着表示,中国农业现在确实出现了令人困惑的局面——“三量齐增”。从总量上,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和总需求量的缺口不到500亿斤,但去年粮食进口量首次突破1亿吨,其中七成是大豆,同时粮食库存却不断增加。他认为,进口大增很重要的是价格原因,国内粮食价格没有竞争力。并且,中国农业结构不合理。

陈锡文还质疑笼统称中国农业丧失竞争力的说法。在陈锡文看来,很多因素和农民、农业自身是否努力没有关系。2006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了25%。同时国际海运价格大跌。2005年7月,从美国奥尔良港出港的粮食运费每吨是138美元,但上个月只有34美元。一吨大豆,仅汇率和运价,进口成本就和当时相差一千五六百块钱。

但陈锡文亦承认,目前,大多数农产品特别是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不化解农业就走不出去”,必须考虑“怎么生产更符合需求的、有生产效率的产品”。

两种方案利弊

陈锡文称,针对困境,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既然国外便宜,为什么不从国外买粮食,反而要自己生产。不过,陈锡文表示,虽然中国外汇储备够,全世界粮食都买也买得起,“但是农民怎么办,活路在哪里?不能影响到农民就业收入和基本权利。”

另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农业之所以缺乏竞争力就是因为规模太小,应该尽快转移农民加发展大规模农业生产。陈锡文表示,城镇化就是转移农村人口的过程,总体上中国农地经营规模在扩大。但是城镇短期的接纳人口能力是有限的。

作为农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政策从来不是的单纯产业政策。“必须从我们有可能解决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陈锡文说。

农地政策如何提升产业竞争力

目前玉米过剩严重,库存庞大。陈锡文介绍,目前,中央和有关部门正在东北等地发展青储玉米,即在玉米尚未完全成熟时,连同秸秆一起收割,用作饲料,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结构调整难度大,但并不是没有余地”。

而总体来看,陈锡文表示,城镇化进度对农业起决定性作用,“目前这种半截的城镇化,严重耽误农业现代化。”他表示,目前土地流转速度不尽如人意,去年承包地流转率是30.4%,很多进城农民心里不踏实,不愿意流转,流转也只是短期流转,长期转出去心里不踏实。并且,他认为,转租这种流转方式带来租金博弈,导致非粮化、非农化问题。

陈锡文称,中国农民在农地流转方面又有新的发明创造。“不流转搞规模经营”的方式发展起来不过两三年时间,已经占到山东总承包地面积的25%。所谓“不流转搞规模经营”即采用托管模式,小农户将土地托管给山东供销社系统、邮政系统以及农业部门的技术推广体系等构成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集中耕种。此外,在全国很多地方,农民通过经营权入股成立股份合作社,也发展得非常好。

陈锡文认为,小规模农户将在相当长时间存在,但如果通过如托管、入股等方式,和大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相结合,小规模农户生产效率,也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这些方式政策余地大,不必都吊在土地流转上。”他称。

公众号
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