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微信
张家口:“首都两区”绘蓝图   绿色发展谱新篇
2019年11月01日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担负国家使命,承载城市梦想。张家口市以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与“生态环境支撑区”转方式促发展,闯出一条生态兴市、生态强市的绿色发展新路。进入“首都两区”时间的张家口,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立足区位优势密织立体交通网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总面积3.6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5万,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将全市划分为坝上、坝下两个自然区域。境内桑干河、洋河、白河、黑河注入官厅水库、密云水库,是北京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

地处京、冀、晋、蒙四省份通衢之地的张家口,距北京180公里,距天津港340公里,历史上曾是中俄、中蒙物资贸易的重要通道和物资集散地,素有“旱码头”美誉,是古商道张库大道的起点。

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1909年,中国首条自行设计、自行主持修建的铁路——京张铁路建成运营。这条铁路全长约200公里,开启了张家口铁路运输的历史。1918年,始于张家口的我国第一条国有公路——张库公路建成通车。

如今的张家口,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大力推动公路、铁路、航空的共同发展,构建起“五横二纵一线”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

2000年,宣大高速竣工通车结束了张家口无高速公路的历史,随后建起的京张、丹拉高速张家口段、张石、京化、张承、张涿高速,不断丰富着张家口的交通网;京新高速三期胶泥湾至山西省界段、二秦高速,结束了康保县不通高速的历史;京礼高速直达北京六环,成为张家口与北京连接的第三条高速通道;太行高速公路张家口段,是张家口与北京连接的第四条高速通道,填补了张家口南部区域与首都北京高速公路连接的空白。

在建的张家口南综合客运枢纽和崇礼综合枢纽,实现铁路、公交、客运专线等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另外,太子城高铁站立体换乘枢纽,崇礼南客运枢纽等一批涉及冬奥会核心区域和通往冬奥会场馆的道路项目正在加紧修建。G112、G239、S311等国省干线公路张家口市域内全部实现通车。旅游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截至目前,张家口境内已建成7条铁路、8条(段)高速公路、10条国道和21条省道,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93公里,居全省前列。

在铁路建设方面,目前已建成并运营的铁路包括张唐铁路、京包线、丰沙线、大秦线、沙蔚线、张集线、宣庞线及企业铁路专用线等。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冬奥会,让张家口加速进入高铁时代。2016年4月29日,京张高铁正式动工。这条连接北京市和张家口市的城际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智能化高速铁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的高寒、大风沙高速铁路。2019年底通车后,张家口将纳入一小时环京生活圈。

2013年6月16日,张家口机场通航,宣告了张家口现代立体交通网构建完成。目前已累计开通至石家庄、上海、深圳、沈阳等17个城市14条航线,按4C级标准扩建的飞行区和航站区项目正在实施。

生态发展优先打造首都后花园

冀北大地是京津冀城市群重要的生态屏障。官厅水库、密云水库的水量一半以上源于张家口。官厅水库、密云水库是北京最主要的水源地,在保障首都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居于特殊的生态区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张家口持续开展“蓝天、碧水、绿地、净土”行动,重点做好“增、减、压、转”四篇文章。

“增”就是造林增绿。坚持工程化、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造林,近年来以每年100万亩以上的规模推进造林绿化,2018年完成造林绿化601万亩,实现了“三年任务一年完成”。同时,启动了13个草原公园和国家示范牧场、11个农业公园试点创建。今年计划完成营造林183万亩,全面提升绿化品质。

“减”就是治污减排。实行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执法措施,重点企业全部实行自行监测和在线监控。2013年以来累计清理“散乱污”企业1723家,减排二氧化硫3.37万吨、氮氧化物5.67万吨、烟尘3.9万吨,大气质量长期保持京津冀地区良好水平。

“压”就是压采地下水。全面启动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四年行动计划,在坝上地区着力压减水浇地,今年坝上地区退减灌溉面积20万亩,压采地下水0.24亿立方米,力争于2021年全面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根据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监测数据,今年7月张家口坝上地区地下水位平均埋深较去年同期回升0.17米。

“转”就是促进转型。综合运用行政、环保、技术、能耗、安全等方式,促进钢铁、电力、矿山等高耗能、高排放低端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关停企业和生产线127个(条),退出矿山246处,今年还将退出88处。同时,充分利用“政府+电网+企业+用户侧”四方协作机制,加大清洁能源替代力度,完成电供暖改造565万平方米、农村电代煤气代煤改造17561户,是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

把握历史机遇经济质量持续向好

机遇的红利正在释放:冬奥会的筹办加速了城市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首都两区”建设加快推进,为筑牢生态屏障、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绿色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

截至2019年8月底,全市累计签约北京项目260多个,已经完工和在建160多个、总投资1700多亿元。

在承接平台方面,张家口着力推进经开区、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怀来航空航天产业基地、上海张江产业园等23个重点发展平台和载体建设。出台《张家口市大力培育和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支持汽车、信息产业、可再生能源等12大产业集群,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构建了扎实的平台基础。

在教育方面,先后与北京朝阳区、海淀区等多地签订了教育合作战略协议,积极开展教育合作190多项。10余所知名院校与张家口的院校签署了多项校际合作协议,成立了京津冀建筑和农林高校协同创新联盟;成立了多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借助京津教育资源,有效提高了张家口教育事业发展水平。

在医疗方面,张家口有48家医院与北京60家大医院开展了62个合作项目,常年派驻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在张家口医院开展常态化工作。张家口还在积极与北京各大医院对接,谋划在洋河新区共建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

在科技方面,2018年吸纳北京技术合同190项,成交金额11.74亿元。先后引进人才团队4个、科技创新英才35人,建成院士工作站1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5家。张家口充分发挥“京津冀科技资源共享合作平台”作用,涌现出中科张金、亿华通等一批院企、校企协同创新的典型项目,有力地促进了科技的新跃升。

构建绿色城镇体系宜居宜业成标配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围绕绿色空间、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建筑三个方面,张家口市绿色城镇体系正在建立。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进生态修复和建设管控。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整治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通过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土流失小流域治理等工程,提高林木覆盖率。打造一批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小镇。

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前,在主城区重点实施了小白山改造、西外环山体修复等重点工程,优化了人居环境。结合城市生态修复项目、社会绿化及县城绿化建设内容,2019年上半年累计完成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43.43万平方米,种植各类树木73.54万株。计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全覆盖。

推进城镇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处理设施和农村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理建设,建立科学化、密闭化、压缩式的城乡一体化作业服务体系,构建系统规范的垃圾收运市场化体系。

目前,按照源头控制、过程减排、系统治理的理念,张家口市正在开展平门大街、冯窑厂街等的道路建设,结合道路绿化,铺筑透水路面,收集雨水浇灌树木绿地。

相关阅读:

张家口市高质量发展 打造七大产业绿色品牌

金秋的张家口,蓝天白云抬头见,绿水青山入目来。金秋的张家口,更是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日前,《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规划(2019—2035年)》经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同意,正式实施。

建设“首都两区”,不仅要建好生态环境,更要实现绿色发展。进入“首都两区”建设时间的张家口,把握发展大势,明确方向路径,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点,紧紧围绕“首都两区”功能定位,树立生态优先意识,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生态宜居宜业的首都“后花园”,让生态环境变“绿”,产业结构变“轻”,经济质量变“优”,积极发展冰雪经济产业、新型能源产业、数字经济产业、高端制造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养生产业和特色农牧产业,加快建设体育之城、活力之城、康养之城、文明之城、富强之城,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强市、换道超车的新路子。

冰雪经济产业独树一帜

正在建设中的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区,轻装备区的7个车间已有4个车间主体建筑封顶,3个车间完成基础性工程。园区全部建成后,张家口将实现冰雪运动装备从头到脚、从轻型到重型的全覆盖,形成全产品链、全产业链的冰雪运动装备制造基地。

冬季是张家口的旅游旺季。每逢周末,京藏高速上滑雪爱好者们组成的浩荡车队,就是张家口这些年来大力发展冰雪产业所取得成果的真实写照。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冬奥会的成功,更为张家口的发展转型带来了全新机遇。为此,张家口市努力推动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在张家口落地生根,制定出台了发展规划等6个指导性文件,建成滑雪场9家,建设了62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2018—2019年雪季,张家口承办了国际国内赛事70项,举办群众性冰雪运动100项,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超过了300万人次。正在规划建设高新区和宣化区2个冰雪装备产业园,累计引进签约冰雪项目55个,完成注册36个,其中MND雪道缆车、M3滑雪板2个项目已经投产,争取3年左右初步形成冰雪运动装备产业集群。

新型能源产业基础扎实

如今,一辆辆氢能源公交车穿梭在张家口市的街道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这是张家口市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区获得的丰硕成果之一。

如果说京张携手筹办冬奥会、建设“首都两区”是发展氢能产业的“天时”,那么张家口市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潜力便是“地利”。

张家口地处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交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特殊,造就了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产业资源。经初步测定,域内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达40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可开发量超过3000万千瓦,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015年7月,国务院批复《河北省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区发展规划》,同意设立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张家口签约引进了华电、国华、河北建投等110余家企业,基本涵盖了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可再生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化输电和多元化应用等领域。截至目前,中环一期500MW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投产,特变电工能源电力设备产业园和英利集团光伏组件2个项目将于年底前投产;山东瑞其能高效风电机组设备和山东润峰高端锂电池产业基地2个项目完成签约,正在加快推进。沽源风电制氢项目已建成,待完成安全评价后即可投产。海珀尔制氢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订购,预计年底建成投产。在实现量产2000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基础上,亿华通正在建设年产1万台生产基地。上海神力电堆生产线项目将于年底前投产。

数字经济产业势头良好

日前,位于张家口市的秦淮数据新媒体大数据产业基地一举斩获全球超大规模创新奖,这意味着该产业基地项目已具备世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领先水平。

张家口市坚持转型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势头强劲。编制了《中国数坝·张家口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已在张家口市注册数据中心建设、运维企业16家。已投入运营张北云联数据中心、数据港张北数据中心、怀来秦淮数据中心等5个数据中心项目,投入运营服务器规模达30万台;张北榕泰云计算数据中心、怀来亿安天下数据中心等3个数据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京东、腾讯及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重大项目签约或即将签约落户张家口市。全市已逐步形成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桥东区北方硅谷高科新城、宣化区京张奥产业园、怀来县京北生态科技新城等多个核心产业园区,产业规模达100亿元。

高端制造产业基础牢固

2018年6月,吉利领克汽车正式量产。这是继沃尔沃发动机落户达产后,张家口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又一里程碑。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打造高端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和项目引进,张家口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突飞猛进,工业“升级版”初具规模。

近年来,张家口市依托南山产业园区,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并吸引众多高端制造业品牌入驻:沃尔沃汽车发动机是世界领先的发动机,亿华通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在国内居领先地位,中煤张煤机张垣牌刮板输送机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同时,依托南山产业园区,着力发展汽车整车、发动机、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

截至2018年底,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共有114家,产值300亿元左右,主营业务收入280亿元左右。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8%,高出同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0.2个百分点。2018年,领克02、03两款车型上市,产量达到4.5万台;沃尔沃发动机下线21.6万台,首期10万台汽车电动发动机项目落地,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达13家;金风总装智能工厂产品正式下线,实现产值40亿元;亿华通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已完成,具备2000台生产能力;晶澳太阳能、特变电工等可再生能源制造项目扎实推进;MND索道、千禧世代(M3)雪板装备研发制造等冰雪装备项目落地开工;腾讯华北信息技术产业总部基地签约落地;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等5个核心产业园区开工建设;北京卓翼无人机整机生产正式投产。

文化旅游产业独具优势

今年7月底,“草原天路”迎来自己的全新时刻,随着尚义段建成通车,全长约323.9公里的“草原天路”全线实现贯通。蜿蜒山间的公路,唤醒了坝上沉睡的青山,让人们看到了多彩的张垣,给山坳里的群众带来金色的希望。

阳原泥河湾、涿鹿黄帝城、草原天路、尚义赛羊大会……张家口市依托独具一格的文化旅游资源、冬奥会国际品牌、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人文历史、优质的冰雪资源,建成景区、景点300多个,其中A级景区64个,星级酒店64家,旅行社、分社、门市386家,持证导游2150人。2018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54.83万人次,居全省第3位,实现旅游收入859.35亿元,居全省第4位。另外,今年有8部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在张家口市拍摄,其中电视连续剧《张库大道》已经杀青。

健康养生产业稳步发展

近年来,张家口市充分发挥生态、旅游、人文资源优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京张携手筹办冬奥会及国家对大健康产业的战略布局等机遇,以合作、创新、集聚、融合的理念,以建设“康养之城”为目标,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着力建设医药、康养等项目,大力发展医疗康复、健康养老、健康制造等大健康产业集群,努力把张家口市建设成为京津冀区域的健康管理基地、康养基地、医疗基地,全力打造国内知名的京西北健康城。

康养项目落地打造新名片,京张医疗合作结出满枝果,社会健康养老开出幸福花。近年来,张家口市以建设“康养之城”为目标,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推进康养产业发展。截至目前,信威集团亚太国际健康城战略合作项目已经签约,张家口高新区与中外建城市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投资约50亿元的“健康小镇”项目、市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的“生命健康园”各项相关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目前,全市已有48家公立医院与北京60家大医院开展合作项目62个。在合作中,北京各大医院采取选派专家挂职副院长、专科共建、出诊、讲学、带教等多种方式,帮助张家口市相关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部分合作医院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尝试建立符合各自实际的特色模式,为保障冬奥会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

特色农牧产业名扬天下

张家口市分为坝上和坝下两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光照充足,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是发展特色农牧业的理想之地。近年来,张家口市充分发挥自然、气候、地理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了畜牧、蔬菜、藜麦、马铃薯、玉米、杏扁、葡萄、杂粮杂豆、乳业等特色农牧业主导产业。

张北县围绕自身资源优势,立足京津市场,把产业优势与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创建藜麦和麻豌豆“双50”(50亩以上各50个)基地,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双10万”(马铃薯和甜菜各10万亩)标准化基地。阳原县养驴历史悠久,实施了张家口市重点项目——阳原驴文化实景博物馆和驴园育繁基地建设,辐射带动乡镇养驴专业合作社14个,发展家庭养殖场200个,覆盖全县120个贫困村,带动贫困户3000户,贫困人口6000人以上。位于察北管理区的旗帜婴儿乳品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创新,加快发展步伐,在2017年西班牙瓦伦西亚举办的“第54届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颁奖典礼上获得“特别金奖”。

近年来,张家口市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第一目标,把“兴草、优菜、壮特、强牧、扩果”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方针,立足农牧交错带实际,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休闲体验农业,打造田园综合体,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业态,走出一条具有张家口特色的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牧产业之路。

潮起京津冀,扬帆正当时。

今天的张家口,将立足全局、顺应大势、乘势而起,建成“首都两区”,依托京津、服务京津,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实现共建、共融、共享、共赢。

相关阅读:

张家口:天蓝地绿水清 建设“首都两区”风景这边独好

蓝天白云,绿草茵茵,是张家口亮丽的城市名片;青山合抱,碧水分城,是张家口独特的生态美景。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如今,张家口的城市名片和美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日前,经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规划(2019—2035年)》。根据规划,张家口将树立生态优先意识,加强生态建设,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宜居宜业宜游的首都“后花园”,逐步构建首都“伞”型生态环境支撑格局。到2035年,张家口将建成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

从曾经的风沙漫漫到如今的绿水青山,张家口以建设“首都两区”为抓手,正在着力探索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兴市、生态强市的绿色发展道路。

牢记嘱托,统筹设计绘蓝图

河北省张家口市位于北京市的西北方向,距北京市中心约180公里,市域面积3.7万平方公里,2018年底常住人口443万。全市分为坝上、坝下两个地貌单元,坝上高原海拔在1300米—1600米之间,坝下盆地海拔在500米—800米左右。

张家口与北京山同脉、水同源、气相通,属同一自然生态系统,在保障首都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居于特殊的生态区位,承担着为首都保水源、阻风沙、输清风的重要责任。

以“建成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为目标,张家口市强化统筹设计,超前谋划,主动作为,迅速谋篇布局:先后多次召开工作会议,于2017年8月启动“首都两区”规划编制,将“首都两区”建设写入2018年张家口市《政府工作报告》……从启动编制到正式印发,《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规划(2019—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整整历时两年时间。

《规划》从战略全局出发,在全面分析张家口资源环境状况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首都两区”的总体要求、空间管控和重点任务,明确了规划实施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对张家口改革创新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高标准规划建设“首都两区”,有利于张家口走出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强市、绿色发展的新路,将带动冀西北地区实现绿色崛起,有利于加快补齐区域发展短板,提升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质量和水平,培育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

精心规划,美好愿景引期待

《规划》共分为十一章四十节,其中发展定位、建设目标、空间布局等内容亮点最突出。

围绕打造什么样的“首都两区”,《规划》提出努力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首都生态环境支撑区、京津冀绿色发展示范区、国际冰雪运动与休闲旅游胜地等四个定位。其中,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首都生态环境支撑区主要围绕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系统开展建设,而京津冀绿色发展示范区、国际冰雪运动与休闲旅游胜地则面向冬奥会筹办和当地发展进行布局,四者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共同勾勒出“首都两区”的全景蓝图。

除了明确定位,《规划》还以2022年、2035年为时间节点,明确了“首都两区”的建设目标。根据规划,到2035年,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将全面建成。主要河流生态径流得到恢复,白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力争达到Ⅱ类,永定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5%左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0%;湿地率达到6.4%;张家口全市PM2.5年均浓度力争降至25微克/立方米。全面建成京津冀绿色发展示范区、国际冰雪运动与休闲旅游胜地。

而《规划》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创新性提出的构建首都“伞”型生态环境支撑格局:立足张家口与北京“山同脉、水同源、气相通”的自然生态格局,结合张家口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条件,构建以绿色发展主轴为柄、两山(脉)两水(系)为骨、山体森林和草原湿地为屏的首都“伞”型生态环境支撑格局。

稳步推进,绿水青山展笑颜

2019年5月,在张家口市沽源县长梁乡大石砬村水泉沟山,红外摄像机先后拍摄到了狍子、野猪、狐狸、獾、野鸡、野兔等动物的影像资料;2019年7月,张家口市水务局数据显示,张家口坝上沽源、康保、张北、尚义4县地下水位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回升0.17米,其中沽源县达到0.61米;2019年8月,在张家口市宣化区洋河湿地,北京市大兴区赠送张家口的首批24只麋鹿正式落户。再过几个月,随着越冬的白鹭、黑鹳、天鹅、赤麻鸭等大批候鸟的飞临,洋河湿地将呈现出一幅“鹿鸟共生”的和谐生态画卷。

张家口以增强水源涵养功能、夯实环境支撑为重点,强力推进“首都两区”建设,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净土”四大工程,统筹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重点做好“增、减、压、转”四篇文章,取得了积极成效。

“增”是指造林增绿。坚持工程化、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造林,党的十八大以来,张家口以每年100万亩以上的规模推进造林绿化,2018年更是完成造林绿化601万亩,实现了“三年任务一年完成”。2019年计划完成营造林183万亩。

“减”是指治污减排。张家口实行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执法措施,重点企业全部实行自行监测和在线监控。2019年启动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任务1038台、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任务252台。今年1—7月,张家口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70天,PM2.5平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继续保持在华北地区最好水平。

“压”是指压采地下水。全面启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四年行动计划,在坝上地区着力压减水浇地,2019年坝上地区退减灌溉面积20万亩,压采地下水0.24亿立方米。

“转”是指促转型。综合运用行政、环保、技术、能耗、安全等方式,促钢铁、电力、矿山等高耗能、高排放低端产业转型升级。

在实施“四大工程”、做好“四篇文章”的基础上,张家口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绿色能源体系、绿色城镇体系、绿色交通体系和绿色服务体系这五大体系,让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推进张家口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特别是在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过程中,张家口提出大力发展冰雪产业、新型能源、数字经济、高端制造、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特色农牧七大主导产业,打好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组合拳”,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张家口把建设“首都两区”作为重要抓手和实践路径,努力在服务保障首都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自己。到2035年,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将全面建成,届时,张家口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产业更兴旺、人民更幸福。

数据来源:中共张家口市委宣传部

公众号
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