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微信
移动支付新招频出 红包照片刷爆朋友圈
2016年01月28日   来源: 金台网  作者: 陈晨

1月26日微信朋友圈“雾霾一片”,许多网友初看这些模糊照片时还以为是发照片的朋友手机镜头出了问题,结果下拉却发现朋友圈已被这些“毛玻璃”刷屏。模糊的照片夹杂着或调侃或大尺度的语言将人的猎奇欲望无限放大,发红包看照片留评论玩的不亦乐乎。不断地付费看照片让众网友纷纷感叹:“这年头,刷个朋友圈都没钱了。”

“照片红包”去哪儿了

微信官方预告此次活动截止到1月26日晚上8点,但是傍晚6点左右该功能就已下线。晚上10点左右,官方做了第二次测试,这一次持续的时间更短。目前尽管该功能已经被停用,可是从26日晚间到今天,照片红包引爆的次生话题讨论依旧火热。据了解,微信官方于27日表示,公测已经达到预期,所以关闭这一功能。“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们除夕见,一年只有一天。”

显而易见,微信团队的此次活动是在为春节红包大战做预热准备。

互联网巨头提前打响红包大战

支付宝前脚宣布拿下央视猴年春晚独家合作权,并且公布了“咻一咻”和“集福卡”玩法,微信后脚就针锋相对地开始测试红包效果,同时披露了自己的玩法——“摇一摇”和“红包照片”。1月26日20时,微信开始派发较为常规的“摇一摇”现金红包,腾讯理财通、微票儿、流量宝、云南白药、上海家化、好买财富等广告品牌尽皆曝光。有细心用户发现,在“红包照片”环节,这些广告品牌已经出现在图片页面。为了应对与春晚携手的支付宝,微信祭出大招,宣布将十天朋友圈广告收入全部用于春节红包,预测总金额至少达到9位数。

此外,新版安卓微信还增加了支持AndroidWear安卓智能手表收微信红包的功能。腾讯手机管家也内增“红包闹钟”功能,将支持对微信、QQ、支付宝、微博以及微信群红包的即时提醒。

红包照片越好玩微信支付越迷茫?

在腾讯关于红包的各种官方宣传当中,“玩法”是最常被提到一个词。微信红包采用随机算法生成不同金额的红包让所有参与者“抢”和“发”,最后激发用户主动分享和传播,这种病毒式传播让微信红包迅速地深入人心。但说到底,微信红包本质上只是一种社交行为,而不是一种经济行为。大家只会将它作为一个游戏来协调关系或调节气氛,却不会将它应用在实际的支付过程中,其原因就在于它并不符合用户日常行为的特点。红包游戏的精心巧妙,反而衬出了微信支付在探索正常支付场景时的迷茫。

离钱越近的产品,品牌形象就越应该正经一些。这种具有极强社交性和开放性的全民狂欢式“发红包看照片”,只会让用户逐渐把微信当成小钱频繁进出的钱包,而不是安全高效可信赖的理财工具。

事实上,在许多人心中微信与支付宝的功能与品牌形象也一直都有较大差别:微信几乎成了抢红包的代名词,聊天、过节哪样都离不开红包这个话题,哪怕只抢到几毛钱的红包都无比开心,微信钱包里的零钱就像是游戏币,专为红包游戏而备;而支付宝则更像一个会理财的管家,他不会陪你疯玩,但你这段时间的收支状况他都一清二楚。从数据统计的角度说,微信并没有为用户提供明确的账单等数据分析图表,也很难从财务方面给用户画像,但支付宝就可以。

已经红透半边天的微信红包,表面看似强大,但对微信支付整体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却有限,其所占的市场份额也依旧不高。根据比达咨询(BigData-Research)日前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2015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中,支付宝以72.9%的份额居首,财付通(微信+手Q)以17.4%的份额位居第二。将近50%的差距是一道巨大的鸿沟,被腾讯过分夸耀的几十亿微信红包的收发量显然也并没有改变太多。

尽管如此,微信团队依旧在集中精神致力于红包各种玩法的开发。微信方面表示,在除夕当晚,还将有更多的趣味互动方式陆续上线,也请用户提前将微信更新至最新版本,以防“分分钟错过几个亿”。

纵观以上,猴年春晚的红包战场将会十分精彩,两大巨头的豪斗也是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争夺用户,所以各位看官莫要客气,抢到手的红包才是自己的。

(本文根据中国经营网《微信闪测“红包照片”互联网巨头提前打响“红包大战”》、北京商报《微信测试朋友圈红包》、光明新闻《看上去微信红包又赢了,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的相关内容及观点整合)

公众号
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