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骤冷的2016年春天,网络直播平台却如雨后春笋般疯狂地生长。仿佛一夜之间,网络直播时代便轰然而至。4月7日,刘涛登陆映客进行直播,仅仅开场5分钟就导致平台瘫痪,打破了该平台在线人数最多的记录,粉丝同时在线人数破17万。4月30日,腾讯全程直播了2016年“股神”巴菲特7小时股东大会,7小时内共有34万人次观看。国产品牌战斗机小米也在今年年初推出了小米直播。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也曾在采访中坦言自己对视频直播的痴迷,并说到“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视频黄金时代”。那么,网络直播为什么这么火?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又有哪些问题?未来将何去何从?
文化部网站援引的数据显示,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达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天高峰时间大约有三四千个直播“房间”同时在线,用户数可达二三百万人次。据艾瑞预估,互联网直播用户在2016年将超过3亿,年增长率达到30%。在这一庞大的数据背后,是行业的厮杀,有的依靠背后的巨头,有的单枪匹马。
凯络对主流网络直播平台的用户分析显示,80/90后是平台的主流用户。来自艾瑞的调研数据显示,在游戏直播平台用户中,80/90后占80%,男性占80%。据凯络CCS数据显示,网络游戏在网民中的渗透率达到42%,在90后中高达61%。而秀场和生活直播则根据不同平台稍有差别。以YY为例,男性占比近70%,95后用户高达44%。而在以网红主播主打的映客,80/90后分别占比30%,70后占比40%,呈现大叔爱网红的现象。
网络直播平台为何如此疯狂,让资本和市场集体发烧,尤其受到年轻人热捧呢?
CNNIC文章显示,网络视频直播是现在媒体的最高端形态。不同于文字、图片和传统视频可以进行后期编辑,直播最大的优点在于实时性和真实性。正因为真实性,视频中所出现的都是不可预料的,所以才会给用户足够的想象空间和惊喜。而其强大的互动性也拉近了主播和粉丝的距离。
对于90后年轻群体来说,他们更愿意为兴趣爱好进行深度消费。网络直播平台多元化的主播和内容使得他们更容易找到符合自己兴趣的内容。此外,80/90后好奇心和探索欲严重,他们更希望去探索不同世界,不同生活。直播平台让他们以第一视角去看别人的生活,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拓展。更重要的是,直播平台风格轻松,少有禁忌,更适合放松娱乐。
但是真实性也成为了阻碍其发展的“紧箍咒”。
4月14日,斗鱼、虎牙直播、YY、熊猫TV、战旗TV、龙珠直播等多家网络直播平台因涉嫌提供含有宣扬淫秽、暴力、教唆犯罪等内容,被列入文化部查处名单。此外,文化部还对外宣布将对违规网络直播平台和主播设立警示名单和黑名单制度。直播平台繁华背后的乱象被推上风口浪尖。
4月18日起,依据《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新浪、百度、搜狐等20家网络直播平台正式实施主播实名认证,同时承诺不为18岁以下的主播提供注册通道。
官方监管铁律的出台,意味着依靠“秀场”模式吸金的违规成本和触线风险增大。靠打色情、暴力等擦边球的“激进”内容吸引用户的道路,已经可以一眼望到死胡同。如何加强自身自查?如何在守规矩的前提下避免盈利下滑?这显然是摆在视频直播平台方的难题。
火热的直播市场,其实是一片鱼龙混杂的局面。不同主体、机构纷纷涌入,大量内容被生产和传播,其质量良莠不齐可见一斑。在用户对同质化、低价值的直播产生猎奇感和窥探欲之后,剩下的便是疲劳和厌倦。到时候,用户会因意识到“无意义”而选择离开;广告主也会由于平台劣质内容泛滥、用户价值不高而选择离开。留给直播平台的,便有可能是一片荒芜。
此外,对未成年人的潜在风险和视频直播背后的伦理争议都成为直播平台需要面临的难题。
作为一个新兴的庞大市场,虽然网络直播当前还面临着发展的阵痛,但是我们还要赋予其足够的尊严和想象空间。
艾瑞报告指出,“直播”平台的产业链正在形成。生活直播平台的核心收入模式也已清晰:将通过平台专用摄像头、广告付费投放、观众打赏分成以及其他平台转播平台版权收费。对于直播平台未来的发展,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庞亿明表示,围绕“直播”,平台可以去运营演艺经纪,通过广告去进行流量变现,甚至产生优质IP,进行全产业的内容生产。而对主播来说,除了打赏收入,电商、广告代言都是比较快速的变现方式。
视频直播行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用户吸引力,最核心的依然是内容价值。这需要直播平台在技术层面和生活习惯层面持续钻研和引导,从整体上提高平台主播的专业素养,引导良好的社交环境。直播平台势必要经历大浪淘沙的过程,随着市场发展,无论是主播还是用户,市场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整个行业也会形成一个相对明朗的格局。
数据来源:
艾瑞咨询《2015年中国游戏直播市场研究报告》;凯络洞察《网络直播平台到底有什么营销价值》;东方时代网络传媒;刺猬公社;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