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微信
留守儿童溺水事件频发 多方合力构筑安全“防护网”
2016年06月15日   来源: 金台网  作者: 彭国正

特约作者:彭国正

6月到8月的暑期是溺亡事故频发时段。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很多是农村留守儿童。虽然每到这个季节,各地的学校及相关主管部门都会将溺水安全教育当成“重中之重”的大事来布置,但溺亡事故仍难杜绝。导致溺亡悲剧的症结究竟出在哪儿?又该如何防范、减少伤亡?这些都值得社会、学校、家长各方面深思。

屡屡敲响安全警钟

6月4日,海南省澄迈县金江镇山口村委会的4名年龄为12岁到14 岁的在校学生,在周末相约到金江镇大塘河边游泳,不幸全部溺亡。6月10日,海南省临高县博厚镇美调村一名4岁男童在村口走失,最终被公安部门在博厚镇高城村水利沟的涵洞里找到,已不幸溺水身亡。6月11日,广东省徐闻县下洋镇上湖村4名小学生到村口一废弃砖穴里钓鱼,一小孩不慎掉入水中,另两名小孩下水相救,结果3人全部溺亡……一件件触目惊心的儿童溺水事故再一次给儿童安全敲响了警钟。对这些近期发生的溺水事件稍加分析,不难发现这些溺亡事故大都有如下共性:一是溺亡者年龄大多都在10岁到16岁的青春期,而且农村留守儿童占比特别高;二是节假日、暑期是事件发生的重要节点;三是许多溺水事故多发生在农村、城乡结合部及城市边缘的水库、水渠这些水域。而这些水域恰恰存在防护措施不到位、无人监管等安全隐患,这为溺水事件的发生增加了危险系数。

据国家卫计委和公安部的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0到14岁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因溺水身亡的儿童高达2万名。这些不幸溺亡的孩子中有很多是留守儿童。201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49.2%的留守儿童在过去一年中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意外伤害。

监护与保护的无力

所谓的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学习的孩子们。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有6102.55万人,占农村儿童的37.7%。这当中76.1%的留守儿童处于祖辈监护、亲戚监护或自我监护的状况。

对于留守儿童的家庭、学校还有地方政府来说,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和防范,改善留守儿童的安全状况,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农村孩子们平时的娱乐活动很少,夏季结伴下到河里嬉戏玩耍是他们的主要消遣方式。在江西省南城县里塔镇都军村里就有一条河。村民曾长华告诉笔者,村里85%的孩子均为留守儿童,每到暑假,孩子们常常私自下河游泳,捞虾捕鱼。

深究每一起少儿溺水事故发生的背后,既有家长监护的缺失,也有学校安全教育的缺位,还有社会管理服务的薄弱,才导致这些无辜的“花朵”过早夭折。一方面很多家长没有承担起家庭教育、监管的责任,出事了一味把所有责任推给学校。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多数家长都表示自己忙,没有时间看着孩子,或者以为孩子只是出去玩一会儿,并没有料想到这样的结果。对安全教育,家长大多采取吓唬警告为主,很少有家长能细心地为孩子讲解不遵守安全规则会导致生命危险的严重后果。事实证明,叮嘱管教、吓唬管教都绑不住孩子的好奇心。

另一方面,农村学校也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安全教育机制,没有将游泳安全常识、风险等导入教育课程,做到“长抓”、“常抓”。在江西省南城县万坊初级中学,一位初二的学生小黄这样告诉笔者:现在学校有进行安全教育,但由于受到场地、专业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安全教育的形式比较死板,主要是靠书本、报纸的相关报道作为教案来警示学生,并没有培养学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最后,社会相关方面也缺乏重视,对可能导致未成年人溺水的公共场所监管不力,在一些“野泳”水域或者危险水域未设立警示标志、加装安全防护栏等,没有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防微杜渐合力“治本”

高考已经结束,各地中小学随之要陆续放暑期,这段时间更是溺亡事故频发、高发时期。有教育人士建议,各方合力,共同为留守儿童安全撑起“保护伞”。一方面,中小学校要在放假前适时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预防溺水安全教育,或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橱窗、板报宣传介绍预防溺水安全常识,或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学生在水中遇到紧急情况的自护自救能力,掌握恰当的救生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将学校防溺水教育与家长课堂有机融合,通过印发“告家长书”、家访、家长会、发送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给学生及家长发布预防溺水等安全提示,来增强家长的预防溺水安全意识和监护人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发挥家庭功效,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有针对性地对爷爷奶奶等祖辈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监管孩子的责任意识,并通过社区组织和乡村组织,经常性开放农家书屋、文体活动中心,组织志愿者结对子等方式,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一些安全有意义的暑期活动。而作为社会一方,也要紧急行动起来,重点加强对溪流、滩涂、水库等溺水事故频发地的监管,在意外事故频发的危险水域附近竖立警示牌,适时考虑安排人员巡查,设置一些救生器材,避免或减少悲剧发生。

资料来源:国家卫计委、公安部、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儿童意外伤害研究报告》

本文由作者独家授权金台网刊载,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金台网。

公众号
手机端